动感画面欧美日亚乱码,www天堂网亚洲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經濟新聞
    中產三口之家理財:不建議追求高風險投資品種
2009年06月15日 10:40 來源:南方日報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理財案例

  一、家庭狀況分析

  張先生現年53歲,張?zhí)?5歲。張先生10年前創(chuàng)業(yè)開設公司,目前公司資本額600萬元。另有存款70萬元,債券基金100萬元,借款給他人20萬元,無負債。自用住宅價值100萬元,另有一房出租,價值40萬元,總資產930萬元。張先生所開設公司每年凈收入50萬元,另有年房租收入2萬元,利息收入2萬元。家庭開支每年7萬元。張先生到目前為止,除社會保險外,并無任何商業(yè)保險。夫婦有一兒子28歲,結婚2年后離婚,有一個滿周歲的孫女由兒子撫養(yǎng)。

  二、規(guī)劃目標及財務分析

  (一)理財目標

  1.購房:擬購置已公開銷售的期房價值185萬元,兩年后交房,屆時再賣舊房。

  2.退休和旅游:夫妻7年后退休,維持與目前相同生活水準,年支出7萬元。但打算花5年的時間環(huán)游世界,旅游總開銷50萬元。

  3.教育金:兒子28歲,結婚2年后離婚,有一個滿周歲的孫女由兒子扶養(yǎng)。兒子收入不高,打算負擔孫女到大學為止的教育費用。

  4.遺產規(guī)劃:因為張先生的兒子對經營公司無興趣,張先生打算在退休時將股權轉讓,出售后安享余生。

  (二)張先生家庭財務基本特點分析

  1.正現金流數額巨大,家庭資產總量大,能在低風險投資方式下順利實現理財目標。

  2.公司股權是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公司的經營狀況、張先生本人的狀況對家庭財務有決定性影響,風險較大。

  3.家庭資產有房產、基金、存款、公司股權等多種形式,但資產整體流動性較弱。

  (三)張先生的理財目標順序如下

  1.購房:擬購置已公開銷售的期房價值185萬,兩年后交屋,屆時再賣舊房。建議產權人設定為張先生的兒子,規(guī)避可能的遺產稅。房貸129.5萬,55.5萬首付(首付555000元以存款配置)考慮到未來房產的增值以及租金的遞延性,保留三處房產,通過過戶留給子女。

  2.退休:夫妻7年后退休,維持與目前相同生活水準,年支出7萬。但打算花5年的時間環(huán)游世界,旅游總開銷50萬元。

  3.教育金規(guī)劃:兒子28歲,結婚2年后離婚,有一個滿周歲的孫女由兒子扶養(yǎng)。兒子收入不高,打算負擔孫女到大學為止的教育費用。假設學費的增長率為3%,投資報酬率為6%,所以,孫女19年的教育信托金須一次性投入185965.97元。

  4.財產轉換規(guī)劃:因為張先生的兒子對經營公司無興趣,張先生打算在退休時將股權轉讓,出售后安享余生。

  7年后退休時轉讓公司股權,屆時公司的合理價格按固定增長紅利計算,扣除轉讓財產應納稅后的凈收益1133.42萬元,沖抵方案一里的7年后剩余貸款99.8714萬元,剩余1033.55萬元。

  三、理財建議

  1.在家庭凈現金現值為正的情況下,對理財目標依據時間順序,逐步配置資產、有序啟動投資,在既定的時間實現理財目標。

  2.由于家庭收入來源單一,且資產總量足以實現家庭各項理財目標,本方案不建議參與任何以追求高回報的高風險投資品種。

  3.為實現自由、自主、自在的生活狀態(tài),逐步簡化家庭資產形態(tài),在購置新房產的同時,變現原用于出租及自用的房產,退休前收回20萬元債權,減少資產管理工作量,讓張先生在工作之余,盡享天倫之樂。

  4.遺產規(guī)劃未雨綢繆,在購置新房產時即以張先生的兒子為業(yè)主,實現185萬元的資產轉移。

  5.由于資金收益率高于房屋抵押貸款利率,同時為了維持每年退休金、保險保費和應急金的剛性需求,建議張先生采用20年期長期貸款,但在退休前變現股權后,提前還清貸款,避免將貸款帶入退休期。

  6.張先生的理財目標現金流出明顯集中于前期,呈現前緊后松的特點。為減輕前期現金壓力,尤其是頭兩年的現金壓力,房貸期限盡量延長(張先生已53歲,以他兒子名義貸款,按揭20年),降低年供款。

【編輯:楊威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