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も中国人も汉字を,免费看片免费播放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國內新聞
    中國行政事業(yè)單位每年公務用車消費支出超千億元
2010年01月04日 11:38 來源:《瞭望》新聞周刊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目前我國行政事業(yè)單位每年僅公務用車消費支出每年就達1500億~2000億元;中央要求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要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縮減公務用車消費對于減少機關行政事業(yè)公用經費支出具有現實意義

  文/李欣欣

  據國家財政部、國家發(fā)改委和國家統(tǒng)計局調研數據顯示,2005年以來,我國財政行政事業(yè)公用經費支出每年增加1000多億元,2007年以來,該項經費支出已接近9000億元,其中公務用車消費占比較高。目前,黨政機關及行政事業(yè)單位公務用車總量為200多萬輛,每年公務用車消費支出1500億元~2000億元(不包括醫(yī)院、學校、國企、軍隊以及超編配車)。每年公務用車購置費支出增長率為20%以上。

  這種公務用車狀況與黨的十七大所提出的“倡導勤儉節(jié)約、勤儉辦一切事業(yè),反對奢侈浪費”的戰(zhàn)略方針不協(xié)調,也與黨中央近來提出的“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自覺與廣大人民群眾同甘共苦”的精神不適應。因此,為切實貫徹落實中央精神,應強化對公務用車制度的管理,以縮減我國機關行政事業(yè)公用經費支出。

  現行公務用車管理模式及弊端

  公務用車是指由政府財政為各級黨政機關及事業(yè)單位工作人員執(zhí)行公務需要所配備的車輛,主要分為各級黨政機關及事業(yè)單位領導干部固定用車和公務人員公務活動用車兩大類。

  我國現行公務用車管理制度,一直沿用計劃經濟時代的編制管理、標準控制、按需配給、單位所有的模式。這種管理模式是在我國經濟發(fā)展水平較低、交通事業(yè)不發(fā)達情形下形成的產物。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公共交通條件的明顯改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以及公務員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這種公務用車管理制度的缺陷越來越明顯。尤其是一些地方公車消費支出的加速增長,不僅成為各級財政的沉重負擔,也成為政府管理的黑洞,更易成為滋生腐敗的主要溫床,其弊端主要是有四:

  公車消費膨脹,財政不堪重負。

  違規(guī)超編超標配車現象嚴重。據國家財政部統(tǒng)計,全國超編配車率達50%以上,有些地區(qū)的主要領導一人配兩輛專車(市內和下鄉(xiāng)各一輛)。據測算,1人2車比1車2用的社會成本還要高。

  變相專車和固定用車現象嚴重。按照中辦發(fā)[1994]14號文件規(guī)定:只有部長級和省長級以上干部才能配備專車,現職副部長級和副省長級干部保證工作用車或相對固定用車,副部長級和副省長級及其以下工作人員,包括離退休后享受部長級和省長級待遇的干部都不允許配備專車。但在實際工作中,一些地區(qū)或有關職能部門都自行給黨政領導配備了專車,有些領導用車雖然不稱為專車,但卻專用。

  加油、維修虛開發(fā)票,國有資產流失嚴重。據有關部門調研結果顯示,一些單位一輛公車一年僅維修費用就高達10萬元以上,甚至有的公車一年竟換了40多個輪胎,平均每周換一個,其中的漏洞可想而知。另據國家有關部委統(tǒng)計,每輛公車年消費額平均為8萬元~10萬元。

  公車使用效率低,公車資源利用失衡。

  據國家發(fā)改委及廣東省測算,黨政機關的公車,每萬里運行成本是社會運營車輛成本的5~6倍,而使用效率則僅為社會運營車輛的1/5至1/6。相當一部分領導的專用車,除了接送領導上下班、參加必要的公務活動或出差外,大部分時間或者閑著或者跑司機個人或領導家里的私事。與此同時,也存在公車資源利用不平衡的現象,一些普通工作人員在執(zhí)行公務中用車難的問題仍比較突出,甚至也有私車公用的現象。

  制度規(guī)定不嚴格,有效監(jiān)管缺位。

  由于國家對公車尤其是領導專車的使用范圍和監(jiān)管主體缺乏明確規(guī)定,對公車的油耗、維修等費用支出缺乏具體標準,對公車違規(guī)使用的處罰缺乏具體措施,致使公車使用弊端日益突出。

  公車私用現象嚴重,有損于領導干部形象。

  據國家發(fā)改委調研報告顯示,公車使用有三個“三分之一”,即車輛公用三分之一,領導及家屬私用三分之一,司機使用三分之一。中央乃至地方新聞媒體曾多次曝光公車接送孩子上學,造成學校門口大塞車,以及婚喪嫁娶公車成龍的現象。損害了領導干部形象,社會影響很不好。

    ----- 國內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