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社 中國新聞社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大觀>>國內新聞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本文繁體版

中國新聞周刊:透視傳媒的"軟權力"(第158期簡介)

2003年11月27日 17:10

  在傳統(tǒng)社會向市場機制的轉型中,傳媒手中掌握的“軟權力”,同樣是一種社會稀缺資源,同樣會被“購買”。這種“購買”與“被購買”直接導致了傳媒的墮落——商媒勾結或者商媒共謀。

  趙安“受賄案”就是一個例子,同樣的問題不僅發(fā)生在電視臺,其它媒體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

  在本刊特別報道里,有來自莫斯科大火的現場報道。

  2003年11月24日凌晨,莫斯科時間2:50(北京時間7:50),莫斯科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發(fā)生了一場大火,因為在該校就讀的中國留學生有近500多名,住在火災大樓的中國留學生有80多名,在發(fā)完稿后,中國留學生的死亡人數已經上升到7人。因此,這一場大火讓我們格外的關心。

  本刊的另一組特別報道,是關注艾滋病藥物試驗者的生存狀態(tài)。

  2002年,我國累計艾滋病人及感染者30736例,其中艾滋病人1594例,已死亡684例。至今年6月,我國實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達100萬人。國內外專家預測,如果干預措施不力,2010年全國感染艾滋病病毒人數將達到1000萬或更多。在此基礎上專家測算,到2010年,在艾滋病低流行的情況下,我國將產生13.8萬艾滋病孤兒;在中度流行情況下,將有20萬艾滋病孤兒;在高流行情況下,將會有26萬艾滋病孤兒。失去父母的孤兒將面臨失學、營養(yǎng)和醫(yī)療保健水平下降,以及無人照料和教養(yǎng)的威脅,也將造成嚴重社會問題。

  兩年前,中國國際金融公司董事總經理、經濟學家許小年所謂的“千點論”預言,現在似乎成了事實。2003年11月13日,滬綜指下探1307點,創(chuàng)下4年來的新低,一個令人震驚的現實是:如果扣除滬市大盤成份股虛增指數的作用,實際上,指數的真實水平已跌至1000點以下。在這一背景下,本刊記者對許小年進行了專訪。

  有一類歌,只適合在深夜獨自去聽;有一種聲音,能輕而易舉地帶你回到某個傷感的過去。擁有這樣魔力般聲音的女人,叫蔡琴。本刊對蔡琴的專訪,或許能喚起讀者對蔡琴的記憶——那個把《恰似你的溫柔》深情地吟唱了8萬多遍的女人。

 
編輯:李燕

相關報道:中國《新聞周刊》:英國王室與民眾的微妙互動 (2003-11-26 14:53:55)
          《新聞周刊》:信用證詐騙有疑 牟其中獄中喊冤 (2003-11-26 10:02:25)
          中國《新聞周刊》:專訪夏雨影帝:生于70年代 (2003-11-24 13:45:13)
          中國《新聞周刊》:陳水扁“急獨”威脅臺,F狀 (2003-11-24 08:46:03)
          我的爺爺毛澤東——中國《新聞周刊》訪毛新宇 (2003-11-20 10:14:34)
          中國《新聞周刊》:1.2億人反歧視主張(圖/目錄) (2003-11-19 16:18:23)


   
  打印稿件
 
:::新聞自寫短信:::
對方手機: 最多五個(半角逗號號分隔 0.2元一條)

新聞長信,五千字容量
檢驗碼:
手機號:
密 碼 :
獲取密碼    
 
 
 
新聞大觀 】- 供稿服務】-關于我們】-廣告服務-【留言反饋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