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科教新聞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新瀉地震并非“世紀地震”前兆 日防災體系應借鑒

2004年10月28日 08:41

  中新網(wǎng)10月28日電 10月23日之后發(fā)生的日本新瀉系列地震,讓全亞洲乃至全世界經(jīng)歷了一次又一次驚心動魄,這會不會是日本民間預測的“世紀大地震”的前兆?上海地震局專家朱元清博士和應急救援處處長肖功建為讀者作了解讀。

  懸念1:“世紀大地震”是否會來臨?

  上海文匯報報道,新瀉系列地震令日本舉國震驚,當?shù)孛襟w稱:這可能是“世紀大地震”的前兆。屆時,日本將發(fā)生8級強震,整個東京將夷為平地。

  不過,對于這個聳人聽聞的預測,朱元清不能茍同!笆聦嵣,早在上世紀80年代,日本一些民間組織就發(fā)布過類似悲觀預言。20多年過去了,末日并沒有來臨!

  懸念2:地震加速度有史以來最大?

  日本防災科學技術研究所和氣象廳證實,地震發(fā)生時,強地震觀測儀器記錄到的水平最大加速度值為1500伽(厘米/秒/秒)。朱元清解釋,所謂地震加速度就是瞬間的振動程度,它稱得上是地震破壞效應的“放大器”。新瀉地震的地震加速度確實遠遠超過了1995年阪神大地震,但是不是像日本媒體所說的“為歷史最大”?朱元清認為還需作進一步核實!耙驗榈卣鸺铀俣鹊南嚓P數(shù)據(jù)來自于專門儀器,像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時候,類似儀器還未出現(xiàn)。貿(mào)然說‘有史以來最大’,不夠科學!

  日本防災應急體系值得借鑒

  上海地震局震害應急救援處處長肖功建認為,首先值得借鑒的是日本民眾的防災意識。日本全國設有多家地震模擬體驗中心,免費向市民開放。許多日本家庭都會備有一個專用的急救箱,里面放置了繩索、手電筒、止血繃帶、消毒藥水等物品,以備災害突發(fā)時逃生自救或互救之用。由于防災科普工作到位,日本老百姓對于地震逃生要領、急救知識了然于胸,臨陣不亂。

  二是高標準的工程抗震能力。眾所周知,地震造成傷亡的原因主要是建筑物倒塌及其它次生災害。目前日本的建筑物設計基本上要求具備抗御7-8級地震能力。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在抗震設防能力上應借鑒日本的經(jīng)驗,對一些重大工程應作專門的地震安全評價工作,同時加強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的管理工作。

  此外,完善的救災應急體制和現(xiàn)代化的技術裝備,也使日本處置危機能力大大提高。目前日本氣象廳在全國設置了3000個監(jiān)測點,建立了嚴密的監(jiān)測網(wǎng)絡。日本防震救災技術裝備的研發(fā)現(xiàn)代化程度,也舉世公認。如“地震受災早期評價系統(tǒng)(EES)”儲存了4級以上地震的災難統(tǒng)計資料,一旦發(fā)生大地震,該系統(tǒng)將在30分鐘內(nèi)自動測算出受災規(guī)模,為迅速展開搶險救援提供科學依據(jù)。(張詠晴 陸萍)

:站內(nèi)檢索:
關健詞1:
關健詞2:
標  題:
關于我們】-新聞大觀 】- 供稿服務】-廣告服務-【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