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国产精品极品美女免费观看,午夜无码有线中文影视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社會新聞
    重慶一公交線所有司機串通作案盜取車票款(圖)
2009年12月29日 09:16 來源:重慶晚報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拿錢  上鎖
【點擊查看其它圖片】

  針孔攝像機拍下的司機“取錢”過程

  想到了有司機會“監(jiān)守自盜”、蠶食票款,但沒有想到的是:整個路隊8臺車的16名司機竟然全部參與其中竄通作案!

  日前,沙區(qū)警方經過5天偵查,將公交票款失竊案的真相層層揭開,為其追回近3萬元曾經不翼而飛的票款,震驚了整個公交公司。昨日,該公交公司向天星橋派出所贈送錦旗,表示感謝。

  針孔攝像機揪出“內鬼”

  幾個月前,沙坪壩區(qū)天星橋派出所接到我市某公交公司保衛(wèi)科報警,稱公司下屬有一條無人售票線路出現了駕駛員暗中盜竊票款的現象。

  辦案民警稱,對方介紹,從今年年中開始,公司便發(fā)現了一個“奇怪現象”:相比去年同期的營業(yè)額,每臺車每天的收入大約降低了五六十元,而該線路共計8臺車,一月30天下來,該線路營業(yè)額便少了超過萬元。

  由于該車系無人售票車,車內只有駕駛員(2人輪班),每個票箱每天都要上鎖和貼封條,除了收款員有開箱鑰匙,每天會集中進行收款外,還有誰能接觸票款呢?而且封條始終完好?

  雖然公司懷疑系內鬼所為,但內鬼究竟是誰?又如何盜款得手?公交公司保衛(wèi)人員卻沒有十拿九穩(wěn)的證據。

  隨后,在民警的建議下,該公司保衛(wèi)科便在一輛公交車上安裝了針孔攝像機,借此實施暗中監(jiān)控。終于,本月10日晚,監(jiān)控拍攝到駕駛員李某用鑰匙打開票箱,將其中部分票款私自取走的“鐵證”。

  印泥拓下鑰匙開箱偷錢

  次日,該公交公司保衛(wèi)科便將嫌疑司機和相應監(jiān)控證據移交至天星橋派出所,由警方出面對案件進行深挖。

  在證據面前,李某交代了當晚作案的全過程:當時,他用鑰匙打開票箱,取走了其中98元票款,面額全是一元的紙幣。而封條由于貼在光潔鐵皮上,能輕松揭開并復原,因此幾乎無效。

  那么,開箱鑰匙是怎樣來的?李交代,今年5月,他以800元的價格,從同線行駛的駕駛員李某、宋某處購買到該票箱鑰匙。

  隨后,警方連夜將出售鑰匙的李某、宋某帶回派出所調查。當時可謂“人贓俱獲”,宋某腰間的皮帶上,還隱藏固定著一個塑料袋,里面裝著114元票款——全是李從票箱取出的一元面額的紙幣。

  經過連夜審訊,兩人承認了出售鑰匙的事情。原來,在今年4月,李、宋二人利用交款期間收款員不注意,在交款房內將該路線8臺公交車的票箱鑰匙印在了印泥上,然后找人配出了開箱鑰匙。

  相互約定每天莫拿太多

  李、宋二人還交代,隨后,他們便開始想法拉攏其他同事一起“下水”。

  于是,他們以500~800元的價格,向其他駕駛員兜售各臺車輛的票箱鑰匙;因為得到鑰匙就能“神不知鬼不覺”地開箱獲利,不用多久便能撈回“成本”,于是,包括李某在內的其他14名駕駛員都花錢買下“金鑰匙”——李、宋兩人光是兜售鑰匙便獲利7700元。

  兩人交代,之所以要將票箱鑰匙賣給同事駕駛員,是因為如果只有兩人“發(fā)財”,太容易暴露目標;如果讓大家都參與進來,整條線路的收益下降,這樣,公司就不容易察覺。兩人還稱,交易鑰匙的時候,他們還約定,每天不能拿太多票款,要根據當天的收入情況,拿二三十元至百元不等。

  警方介紹,該路隊8臺車的16名駕駛員,全部交代了暗中盜取票款的事實。目前,李某、宋某因涉嫌傳授犯罪方法罪,已被沙區(qū)警方刑事拘留。此外,其余14名駕駛員則全部下崗,接受警方進一步調查。

  “我們想到過有司機會監(jiān)守自盜,但沒有想到所有駕駛員都卷進去了!”該公交公司相關負責人如此感嘆。據悉,該線路已另找駕駛員代班;同時,16名駕駛員退回票款近3萬元,但公司估計被取走的票款約在七八萬元左右。 記者 朱昕勤 實習生 羅超

  律師說法

  當事駕駛員 已涉嫌盜竊罪

  本報新聞律師團成員、市律師協會刑事業(yè)務委員會副主任傅達慶認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通過隱秘手段不當得利,即是涉嫌構成盜竊——而駕駛員們均用配制的鑰匙暗中開箱取款、將公司營業(yè)收入非法占為己有,即是統統涉嫌構成盜竊罪。

  根據相關法規(guī):在我市主城區(qū),若盜竊金額在1000元以上的,可處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若盜竊金額在10000元以上的,屬于數額巨大,可處以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 社會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