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 道: 首 頁|新 聞|國 際|財 經(jīng)|體 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 學 生|教 育|健 康|汽 車
房 產|電 訊 稿|圖片·論壇|圖片網(wǎng)|華文教育|視 頻|產經(jīng)資訊|廣 告|演 出|圖片庫|供 稿
■ 本頁位置:滾動新聞
站內檢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海峽兩岸記者汨羅江畔祭屈原:肅穆而立深深鞠躬

2006年11月23日 17:45

    參加“第四屆海峽兩岸新聞媒體來湘聯(lián)合采訪”活動的記者,十一月下旬探訪有“中華第一祠”之稱的屈子祠,祭拜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爸醒肷纭庇浾邚堛懤ぃㄓ遥┖椭袊鴷r報記者徐尚禮代表記者敬獻了鮮花。據(jù)悉,由湖南省臺辦和中國新聞社湖南分社共同舉辦的該活動,吸引了臺灣TVBS電視臺、東森電視臺、中天電視臺、“中央社”、中國時報和中央電視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中國臺灣網(wǎng)等媒體參加。 中新社發(fā) 劉雙雙 攝


版權聲明:凡標注有“cnsphoto”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新聞網(wǎng),未經(jīng)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中新社長沙十一月二十三日電 題:海峽兩岸記者汨羅江畔祭屈原

  中新社記者 肖前輝 劉雙雙

  “以前只是在書本、電視上讀到和看到過關于屈原的故事,現(xiàn)在來到詩人投江殉國的地方,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他的愛國情懷是如此高尚和震撼人心!痹谇f嚴古樸的屈子祠里,來自臺灣東森電視臺的女記者牟宗珮如是感嘆。

  屈子祠位于中外馳名的湖南岳陽汨羅江畔,是中國現(xiàn)存紀念屈原的唯一古建筑,也是湖湘文化和中國浩瀚詩海之源頭。史料記載,屈原在遭反動貴族排斥后,被逐江南,行吟澤畔,輾轉來到汨羅江畔,在這里度過了他最后九年的時光,并在此投江殉國。

  二十二日,參加“第四屆海峽兩岸新聞媒體來湘聯(lián)合采訪”活動的記者們,探訪了這座有“中華第一祠”之稱的古祠。

  牟宗珮說,現(xiàn)在臺灣民眾對端午節(jié)等傳統(tǒng)節(jié)日都很推崇,自己作為年輕的一代對屈原這樣的歷史名人也非常熟悉。中華民族擁有五千年悠久歷史,臺灣和大陸文化同根,盡管中間有一些波瀾,但這是無法切斷的。何況現(xiàn)在臺灣的小朋友還是在讀唐詩三百首,學習中華文化。

  在參觀游覽的同時,牟宗珮時刻不忘記者的職責!扒督恼嬲蚴鞘裁矗俊 “如何看待韓國端午申遺?”這些問題成為她向屈原紀念館原館長劉石林發(fā)問的焦點。

  牟宗珮說,臺灣民眾對中華文化很感興趣也非常重視,甚至還有專門的研究團體,譬如屈原研究會。人們非常希望了解這些人物和事件背后的更多情況,而自己作為媒體工作者恰恰就充當了橋梁和紐帶作用。

  汨羅江畔觀屈子祠,拜三閭大夫。隨后,一場古樸簡潔的“祭屈”儀式迎著蒙蒙細雨在屈子祠附近的屈原墓舉行。面對一身素白的屈原雕像,兩岸的記者肅穆而立,深深鞠躬,表達了對這位偉大詩人的緬懷之情。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眱x式完成后,臺灣中央通訊社記者張銘坤認真地吟誦起屈原的詩句來。張說,小時候不理解屈原何以悲情到要投江殉國,長大后才能理解詩人的苦楚。作為一個記者,希望通過自己的觀察和分析,為臺灣的讀者帶回這里最濃厚的中華文化。

  據(jù)悉,由湖南省臺辦和中國新聞社湖南分社共同舉辦的“第四屆海峽兩岸新聞媒體來湘聯(lián)合采訪”活動,吸引了臺灣TVBS電視臺、東森電視臺、中天電視臺、“中央社”、中國時報和大陸方面的中央電視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中國臺灣網(wǎng)等媒體參加。完


[每 日 更 新]
- 中國赴日留學人員人數(shù)累計達到九十萬人
- 臺"陸委會"副主委:江陳會對兩岸關系具重要意義
- 大陸海協(xié)會副會長張銘清抵臺灣 參加學術研討會
- 國產新舟60支線飛機成功首航 飛行平穩(wěn)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當選阿塞拜疆總統(tǒng) 得票率為88.73%
- 九名中國工人在蘇丹遭綁架 大使館啟動應急機制
- 證監(jiān)會:城商行等三類企業(yè)暫停上市的說法不準確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圖片庫服務】-【資源合作-【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
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 網(wǎng)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