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 道: 首 頁|新 聞|國 際|財 經(jīng)|體 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 學 生|IT|教 育|健 康|汽 車
房 產(chǎn)|電 訊 稿|圖片·論壇|圖片網(wǎng)|華文教育|視 頻|產(chǎn)經(jīng)資訊|廣 告|演 出|圖片庫|供 稿
■ 本頁位置:滾動新聞
站內檢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關于追星族家庭悲劇的社會思考
2007年04月03日 07:44 來源:光明日報

  連日來,追星青年楊麗娟以及她父親的遭遇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楊麗娟追星13年,不僅賠上了她本人的青春年華,賠上了家庭的全部財產(chǎn),也賠上了父親的性命。然而時至今日,楊麗娟的追星夢仍然未醒,她“為了完成父親的遺愿”,堅持要與劉德華單獨見面,并要求劉德華祭拜她死去的父親。

  在人們?yōu)樽沸菐淼呢撁嬗绊懚笸髧@息并陷入思考的同時,記者采訪了幾位學者,他們以這個事件為例,分析了釀成這些后果的社會原因和家庭原因。

  社會浮躁助長追星行為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孫云曉認為,楊麗娟的追星情結在一個病態(tài)的家庭中愈演愈烈,而這種病態(tài)決不是孤立于社會而產(chǎn)生的,正是社會的浮躁心態(tài)導致了這個家庭的病態(tài)。例如媒體對明星的大肆渲染,演繹出明星的神圣光環(huán),嚴重誤導了青少年的價值取向,使他們想入非非,未能樹立起腳踏實地的目標。他認為,媒體可以報道明星,但是應該廣泛報道各行各業(yè)事業(yè)有成的“明星”,更多關注明星的高尚人格,關注他們所創(chuàng)造的社會價值而非私生活。

  北京大學教授張頤武認為,類似楊麗娟這種迷戀某個明星的現(xiàn)象,古今中外都有先例,但是在今天這個視覺文化高度發(fā)達的時代,青少年追星的現(xiàn)象更加普遍,楊麗娟和她家庭的行為又是比較極端的個案,F(xiàn)在確實有“信仰缺失、心靈空虛”的現(xiàn)象,應該引起全社會的反思。張頤武說,即使出現(xiàn)了楊麗娟事件,媒體也應該以“平常心”來采訪和報道,合宜、得體,擺正公眾對社會重大事件知情權與當事者個人隱私之間的關系,從而給當事人以今后生活的便利;如果社會能抱著“平常心”看待這件事,或許能為楊家母女重新開始生活營造一個較好的環(huán)境,從而實現(xiàn)更為正常、正確的“關注”。

  心理救助機制亟須建立

  對于公眾關于楊麗娟應該接受心理輔導的看法,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專家鄧希泉表示:對她的心理輔導曾有專業(yè)人士嘗試過,但由于她本人和她父母的不配合,她的家庭又整個卷入了這場事件,對她的心理輔導就需要很深的介入性,因此未能實現(xiàn),即使目前事情發(fā)生了突變,父親自殺,生活無著,在這種情況下,假如有適當?shù)囊龑?或許她的心理狀況不至于一直惡化下去。

  張頤武認為,社會機構應該給予楊家母女以適當?shù)木戎?不僅僅是從生活上,也要從心理上給予關愛,最好是能夠為她們找到工作或是培訓的機會,讓她們重新開始正常的生活。

  鄧希泉介紹說,一些國家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心理救助機制,他們會在事件一開始如楊麗娟因追星輟學時,就采取緊急干預、心理輔導等行動,我們國家也應該盡快建立類似機構,出臺一些這樣的應急預案。近年來我國的志愿者機構更多關注的是鰥寡孤獨等困難群體,由于心理輔導的專業(yè)性強,我國專業(yè)心理咨詢人員相對稀缺,所以這方面的救助工作開展起來有一定難度,但正因如此,相關部門應對心理救助機制的缺失給予更多重視。

  家庭、學校、社會各負其責

  研究了多年教育的孫云曉痛心地說,楊麗娟已是一個28歲的青年,可她的心態(tài)不健全得像一個孩子,而她的心理問題的背后,又是一個病態(tài)的家庭和浮躁的社會,種種因素最終導致了這出悲劇。在她剛開始追星時,父親還持反對態(tài)度,但是,隨著父母的一步步妥協(xié)、一步步放縱,楊麗娟的行為變得越來越不理智,父母對她的無條件滿足,使得她在成長的過程中,沒有得到正確的引導,以至于不知起碼的社會規(guī)則,偏執(zhí)極端,只想滿足自己的愿望而不顧及別人的感受。

  孫云曉認為,楊麗娟事件還暴露出當前學校教育中的問題,即關注學習成績遠遠多于心理健康。中學階段是最容易迷戀偶像的時期,學校應引導青少年正確對待,以理性的態(tài)度選擇人生榜樣,而這方面學校做得太少。此外,社會也沒有盡到應盡的責任。在有些國家,當遇到類似事件之后,會有相關的心理咨詢師為當事人做心理輔導,而我們在譴責楊家的同時,卻忘記了他們本身也需要心理上的疏導與救助,絕非僅僅是譏諷與嘲笑。

  孫云曉強調,其實楊麗娟事件并非孤立現(xiàn)象,已經(jīng)有很多青少年和他們的家庭不同程度地發(fā)生了類似事情,只是還沒有這么嚴重。因此,家庭、學校、社會三方面應該攜起手來,全面改善當前的心理教育狀況,各負其責,不要讓楊麗娟事件再次發(fā)生。(單三婭 焦雯)


 
編輯:宋方燦】
  相關專題:癡情女苦追星 老父跳海身亡


  打印稿件
 
[每 日 更 新]
- 中國赴日留學人員人數(shù)累計達到九十萬人
- 臺"陸委會"副主委:江陳會對兩岸關系具重要意義
- 大陸海協(xié)會副會長張銘清抵臺灣 參加學術研討會
- 國產(chǎn)新舟60支線飛機成功首航 飛行平穩(wěn)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當選阿塞拜疆總統(tǒng) 得票率為88.73%
- 九名中國工人在蘇丹遭綁架 大使館啟動應急機制
- 證監(jiān)會:城商行等三類企業(yè)暫停上市的說法不準確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圖片庫服務】-【資源合作-【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
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 網(wǎng)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