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38.cn 2000 
logo2.gif (2409 bytes)


千禧之旅見聞

余秋雨

編者按:2000年蒞臨前的兩個月,香港鳳凰衛(wèi)視中文臺約請文化學(xué)者余秋雨教授共同制作一個大型電視文化節(jié)目《千禧之旅》。攝制組從希臘雅典起步,途經(jīng)埃及、以色列、約旦等國,驅(qū)車尋訪人類文明的古跡,并于2000年第一天登上喜馬拉雅山,最后抵達北京。節(jié)目每天在電視里播出,而余教授沿途寫作的《秋雨日記》也別有意趣。本刊選摘部份,以饗讀者。

安曼偶遇杜月笙后人

夜間抵達安曼,只想到找一個地方去填飽肚子,即便是最粗劣的餐食也不會計較了。車過一條安靜的小街,竟然看到了一盞大紅燈籠,喜融融的紅光分明照著四個篆體漢字:中華餐廳!急匆匆沖進去,幾個服務(wù)生都是約旦人,用英語招待,但我們的嗓門引出了廚師,一開口,地道的北京口音。于是,一杯茉莉花茶打頭,然后讓我們瞠目結(jié)舌地依次端出了:紅燒大黃魚、乾煸四季豆、蘑菇□豆腐、青椒炒雞!

筷子慌亂過一陣,心情才慌亂起來,這是到了哪里?我們遇到了誰?墻上還懸掛著各種中國古典樂器,又有幾幅很大的舊戲照,我和妻子對此還算內(nèi)行,是《四郎探母》和《春香鬧學(xué)》,演員面相不熟,但功架堪稱一流。

直到上面條之前,主角出場了。一位非常精神的中國老者,筆挺的身材,黑西裝,紅領(lǐng)帶,南方口音,略帶一點四川腔。按照中國人歷來打招呼的習(xí)慣,我們問他是哪里人,他說是安徽合肥東鄉(xiāng)店埠,妻子撫掌而笑,逗引他說了一通合肥土話。他叫蒯茂松,71歲,曾是臺灣政府駐約旦大使館的上校武官,1975年約旦與臺灣斷交,與大陸建交,他就不回臺灣了,留下來開中國餐館,至今已有25年。

幸好原來使館的一位上海廚師助他,現(xiàn)在的幾位廚師都是從大陸招來的。25年下來,這家中華餐廳在約旦首屈一指,又在阿聯(lián)酋開了一家等級更高的分店,生意都很紅火。連侯賽因國王和王后也到這里來用餐,他一邊說,一邊習(xí)慣地用餐巾擦拭著盤子,用眼睛余光注意著每個顧客的具體需要,敏捷地移過去一只水杯,一瓶胡椒。我們問:「這么晚了,你自己吃過晚飯沒有?」他說:「侍候完你們再吃!顾p松地用了「侍候」兩個字,使我們無顏面對他的年齡。但奇怪的是,他的殷勤一點也沒有減損他的派頭。派頭何處?在形體,在眉眼,在聲調(diào),在用詞,在對一切人的尊重。我們又問,在這么偏遠的地方居住幾十年,思鄉(xiāng)嗎?這是一個很好回答的一個問題,但他的答案出乎意料:「不,不太思鄉(xiāng)。對我來說,妻子在哪兒,哪兒就是家,對妻子來說,從小與她相依為命的阿姨在哪兒,哪兒就是家,我們非常具有適應(yīng)性,又好交朋友,到任何地方都不寂寞。我們天天聞到從中國運來的蔬菜食品的香味,各國客人到我這里來品嘗中國菜,我是在異國他鄉(xiāng)營造家鄉(xiāng)!

「怪不得你還搜集了那么多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記號」。我指了指滿墻的樂器、戲照說。

「戲照用不著搜集,那是我妻子!顾s緊說明!改闾?」我有點吃驚:「她的表演姿勢非常專業(yè),怎么會?」「跟她母親學(xué)的。她母親叫姚谷香,藝名姚玉冬,杜月笙先生的夫人!埂高@么說,你是杜月笙先生的女婿?」我問,他點頭。

這種發(fā)現(xiàn),如果是在上海、香港、臺北、舊金山,我也就好奇地多問幾句罷了,不會太驚訝,但這兒是沙漠深處的安曼,于是,不得不冒昧地提出,允不允許我們明天到他家拜訪,看望一下蒯太太?蒯先生眼睛一亮,說:「這是我的榮幸,我太太一定比我更高興,只是家里太零亂,太簡陋了,怕怠慢!

蒯先生家在安曼三圓環(huán)的使館區(qū),汽車上坡、下坡繞了很多彎,蒯先生說聲「到了」,我和陳魯豫(節(jié)目主持人)剛下車,就看到一位紅衣女子迎過來,她就是蒯太太,本名杜美如,誰也無法想象她已經(jīng)71歲高齡。他們住在二層樓的一套老式公寓里,確實非常樸素,就像任何地方依舊在外忙碌,沒有心思搬家、理家的中國老人的住所,但抬頭一看,到處懸掛著書畫,都是大家名作。會客室里已安排了好幾盤糕點,而斟出來的都是阿拉伯茶。

杜美如女士熱情健談,一高興話匣子就關(guān)不住了。她在上海出生,到20歲才離開,我問她住在上海杜家哪一處房子里,她取出一張照片仔細指點,我一看,是現(xiàn)在上海錦江飯店貴賓樓第七層靠東邊的那一套。正好陳魯豫也出生在上海,于是三人交談就夾雜著大量上海話。我們感興趣的當然是早年她與父親生活的一些情況;她感興趣的,是五十年不講的上海話,今天可以死灰復(fù)燃,蔓延半天。

「我母親1928年與父親結(jié)婚,在結(jié)婚前,華格鎳路的杜公館里,已經(jīng)有前樓姆媽沈太太、二樓姆媽陳太太、三樓姆媽孫太太,但只有前樓姆媽是正式結(jié)婚的,她找到還未結(jié)婚的我母親說,二樓、三樓的那兩位一直欺負她,為了出口氣,她要把正式的名分作為一個禮物送給我母親。我母親那么年輕,又是名角,也講究名分,1931年浦東高橋杜家祠堂建成,全市轟動,我母親堅持一個原則,全家女眷拜祖宗時,由她領(lǐng)頭。那年我2歲,我母親生了4個,我最大!

「父親很嚴厲,我們小子見他也要預(yù)約批準,見了面主要問讀書,然后給50塊老法幣。所以在我心目中他很抽象,父親的職能由母親在承擔(dān),而母親撫育職能則由阿姨在承擔(dān)。后來到了中學(xué),家里如果來了外國客人,父親也會讓我出來用英語致歡迎詞。有時我在課堂上突然被叫走,是家里來了貴客,父親要我去陪貴客的女兒。母親一再對我說,千萬不要依仗父親的名字,除了一個杜字,別的都沒有太大關(guān)系,要不然以后怎么過日子?這話對我一輩子影響很大,我后來一再逃難、漂泊,即使做乞丐也挺得過去!

陳魯豫問,你們兩人是怎么認識的?兩位老人都笑了,還是杜美如女士在說:「那是1955年,我們幾個上海籍女孩子到南部嘉義去玩,參加了一個舞會,見到了他,但我是近視眼,又不敢戴眼鏡,看不清,只聽一位女伴悄悄告訴我,那位白臉最好,她又幫我去拉,一把拉錯了,拉來一位正在跟自己太太跳舞的男人……當然我最后還是認識這位白臉了,見了幾次后,他壯著膽到我母親那兒準備提婚,正支支吾吾,沒想到母親先開口,說看中了就結(jié)婚,別談戀愛了。原來她暗底里作了調(diào)查……」

蒯先生終于插了一句話:「我太太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適應(yīng)一切不好的處境,包括適應(yīng)我!

「是啊,」杜女士笑道:「我遭遇過一次重大車禍,骨頭斷了,多處流血,但最后發(fā)現(xiàn),臉上受傷的地方成了一個大酒窩!」我們一看,果然,這個「酒窩」不太自然地在她爽朗的笑聲中抖動。她50多年沒回上海了,目前也沒有回去的計劃,而不回去的原因都是用地道的上海話說出來的:「住勒此地勿厭氣」!竻挌狻苟趾茈y翻譯。

她說,心中只剩下了兩件事,一是夫妻倆都已年逾古稀,中華餐廳交給誰,他們的兒女對此完全沒有興趣;二是只想為兒子找一個中國妻子,最好是上海的,卻不知從何選擇。她把第二件事鄭重地托付給我。我看著這對突然嚴肅起來的老夫妻,他們其實也有很多煩心事,只不過長期奉行了一條原則:把一切傷痕都當做酒窩。(11月4日、5日)

摘自《新民晚報》1999.11.27)

最近更新日期:2000年03月06日
中國新聞社版權(quán)所有,轉(zhuǎn)載稿件務(wù)經(jīng)授權(quán)